“煤老大”求解“碳中和” 转型金融引擎助推山西能源革命

发布于 2023-08-25 08:12:48 来源 :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国辉郭晓东


(资料图)

影响中国未来40年的“双碳”战略,不仅是气候变化、生态环保命题,归根结底还是一项能源转型命题。在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背景下,“富煤”地区的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尤其值得关注。

“一煤独大”的山西省资源禀赋特征明显,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其低碳转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紧迫性。可以说,山西能否顺利转型,既关乎山西的能源保供,也关乎全国的“双碳”进程。

但转型并不等于简单的“去煤化”。“富煤”的国情,意味着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尚离不开煤炭这一主体能源。

对于山西这样的资源型省份而言,长远来看,如何减少资源依赖,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决定着山西的未来。当下,在承担能源保供责任的同时,如何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央确定的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的探索实践也承担着为全国蹚路子的示范引领重任。今年1月份印发的《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引深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节能降碳增效三大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有效控制碳排放的源头和入口。

能源保障有山西,能源革命看山西。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金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低碳转型领域存在复杂的“外部性”,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兼顾?金融又应如何作为?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一行来到山西,近距离触摸到了三晋大地在寻求低碳转型和能源革命之路上的些许阵痛与昂扬脉搏。

从小锅炉到清洁能源和碧水蓝天

仲夏时节的太原,汾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两岸水草丰美、绿树成荫。沿滨河东路行驶至太原西南郊区的嘉节村,居民区中坐落着一片不起眼的厂区,不仅听不到一般工业厂区应有的噪音,而且建筑风格与周边融为一体,几乎看不到工业化痕迹。这是山西首个F级“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2014年10月投产以来,该项目持续提供可靠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着太原南部地区1500万平方米、20余万居民温暖过冬。

而在大约10年前,这片区域共有62台燃煤锅炉、3855台城中村小锅炉,污染程度可想而知。项目开工建设后,这些锅炉房、土锅炉被全部取缔,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92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594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00万吨,还周边环境一片碧水蓝天。

环保方面,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效益的同时,与可持续发展挂钩的金融支持也在持续跟进。运营该项目的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嘉节燃气热电分公司在2021年11月获得了山西首单由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发放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8000万元。该业务将企业碳减排绩效指标与贷款利率直接挂钩,由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对企业发电预期降低的碳排放量设定目标值,并在约定的“碳排放观察日”对目标值进行专业评估认证。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不仅在供暖季为企业及时提供周转资金,还能通过“利率调节”鼓励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据了解,嘉节燃气热电分公司去年碳排放指标低于设定目标,满足挂钩贷款条件,从今年2月起已下调利率。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清洁能源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撬动作用。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政策工具。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建立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名单项目推送、举办对接会等形式推动政策落地,取得了良好成效。

最新数据显示,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山西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313.7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7%,低于同期同档次企业贷款利率54个基点,共支持181家企业项目建设,带动碳减排量约897.9万吨;运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山西省金融机构向相关领域发放贷款267.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51%,低于同期同档次企业贷款利率74个基点,共支持57家企业项目建设,项目集中于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电企业电煤保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

碳排放第一大户走出两条“降碳路”

发电行业是最大的煤炭消费部门,也是碳排放第一大户,被视为“双碳”的主战场。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是山西省最大的发电企业,也是山西省最早开发风光发电的能源企业。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